在本月初,美国陆军及其北约盟国启动了一项名为“东翼威慑战线”的新防御计划。
该计划旨在增强北约国家军队的地面作战能力,并通过提高成员国之间的军事互操作性,有效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为了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美国北约陆军司令多纳休不久前公开表示,北约已做好对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采取作战行动的准备。
多纳休还宣称,加里宁格勒被北约国家围在中间,北约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
这番话无疑是对俄罗斯发出入侵战争的威胁。
毕竟,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领土,北约若对其采取军事行动,等同于入侵俄罗斯领土。
因此,俄罗斯总统副秘书帕特鲁舍夫警告称:“加里宁格勒地区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犯该地区等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帕特鲁舍夫进一步强调,任何对加里宁格勒的军事入侵都将立即遭到俄方动用一切手段的坚决反击,这符合俄罗斯的军事原则和核威慑政策。
换句话说,俄罗斯此举,就是在给美国和北约划下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红线。
只要对手胆敢对加里宁格勒动手,俄军将有可能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军事手段予以回应。
如果事情闹到这种地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爆发。
北约东扩施压,美国将领为何敢对俄领土下战书?
最近的欧洲局势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美国和北约的一系列动作让全球神经紧绷。
本月初,美国陆军联合北约盟国启动了名为“东翼威慑战线”的新防御计划,宣称要增强地面作战能力应对俄罗斯“威胁”。
紧接着,北约陆军司令多纳休在德国公开放话:“加里宁格勒被北约国家包围,我们已作好作战计划,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这番言论犹如一颗惊雷,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位于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面积仅1.5万平方公里,却像一把利刃插在北约心脏。
这里北邻立陶宛,南接波兰,西濒波罗的海,距离德国柏林仅600公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这种导弹射程可达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能在几分钟内覆盖欧洲多个国家的首都。
此外,俄军还在此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雷达站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部分兵力,形成了严密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网络。
多纳休的言论为何如此大胆?
表面上看,北约近年来不断东扩,芬兰、瑞典相继加入,波罗的海几乎成了北约的“内湖”,加里宁格勒被北约国家三面包围,地理上处于劣势。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试图通过制造紧张局势,迫使欧洲盟友增加军费投入。
特朗普政府一贯秉持“美国优先”政策,多次批评北约成员国军费不足,要求将军费占GDP比例从2%提高到5%。
今年6月,特朗普更是直言:“北约国家必须达到5%,但美国除外。”
这种双重标准引发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强烈反对,但美国仍通过渲染“俄罗斯威胁”,推动欧洲扩军备战。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的反应堪称强硬。
俄总统副秘书帕特鲁舍夫直言:“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犯该地区等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他强调,俄方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反击,这符合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
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在2024年11月进行了更新,明确将加里宁格勒纳入核反击范围。
根据新版政策,若北约通过乌克兰或其他方式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即便使用常规武器,俄罗斯也有权使用核武器回应。
这种“以核制常”的策略,旨在对北约形成战略威慑。
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警告称,北约的计划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计划书”,一旦触发,将没有赢家。
加里宁格勒的军事部署,正是俄罗斯核威慑的核心。
这里部署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不仅能携带核弹头,还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此外,俄罗斯还在该地区部署了“舞会”反舰导弹系统和“棱堡”岸防系统,形成了陆海空一体的防御网络。
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委员穆拉托夫更是直言:“对加里宁格勒的攻击,后果将比在乌克兰更严重。”
这暗示俄罗斯可能采取比俄乌战争更激烈的反击手段。
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并非虚张声势。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已多次展示其核威慑能力。
2023年,普京签署命令,将战术核武器部署到白俄罗斯,进一步扩大了核打击范围。
而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在欧洲的“前哨站”,其战略价值远超克里米亚。
一旦北约采取军事行动,俄罗斯很可能将其视为对国家生存的威胁,从而触发核反击程序。
## 美国玩火自焚?
美国的策略看似高明,实则暗藏风险。
通过制造“俄罗斯威胁”,美国短期内可能推动欧洲增加军费,但其长期后果却难以控制。
首先,北约的军事部署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反制。
例如,俄罗斯可能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更多核武器,或在白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增加兵力,形成新的对峙线。
这种威慑与反威慑的互动,极可能导致局势失控。
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信任正在动摇。
特朗普政府要求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却不愿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例如,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越顶外交”,让欧洲感到被边缘化。
而北约东翼计划的实施,更让欧洲成为美俄博弈的前线。
德国智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报告指出,北约的军事部署“正在将欧洲推向战争边缘”。
此外,美国的策略可能加剧欧洲的经济困境。
欧洲国家为满足军费要求,不得不削减社会福利和民生支出,引发民众不满。
西班牙、法国等国已出现大规模抗议,反对“用黄油换大炮”。
这种社会动荡,可能削弱欧洲的凝聚力,反而让美国更难实现其战略目标。
更危险的是,核威慑的升级可能导致误判。
加里宁格勒地理位置特殊,任何军事摩擦都可能迅速升级为核冲突。
例如,北约的一次演习若被俄罗斯误认为是攻击前奏,可能触发“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这种风险,在美俄缺乏直接沟通渠道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亿腾证券-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十大杠杆炒股平台-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